剧情简介
10岁的少女千寻与父母一起从都市搬家到了乡下。没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发生了意外。他们进入了汤屋老板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里不劳动的人将会被变成动物。千寻的爸爸妈妈因贪吃变成了猪,千寻为了救爸爸妈妈经历了很多磨难,在期间她遇见了白龙,一个既聪明又冷酷的少年,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千寻最后救出了爸爸妈妈,拯救了白龙 。
获奖记录
年份 | 奖项 | 类别 | 获奖者 | 结果 |
2002年 | 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 金熊奖 | 宫崎骏 | 获奖 |
保罗·格林格拉斯 | ||||
2002年 | 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 最佳亚洲电影 | 《千与千寻》 | 获奖 |
2002年 | 第15届欧洲电影奖 | 环球银幕奖 | 《千与千寻》 | 提名 |
2002年 | 第2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 最优秀作品奖 | 《千与千寻》 | 获奖 |
2003年 | 第28届法国凯撒奖 | 最佳外国电影 | 《千与千寻》 | 提名 |
2003年 | 第30届安妮奖 | 最佳动画电影导演 | 宫崎骏 | 获奖 |
最佳动画电影配乐 | 久石让 | 获奖 | ||
最佳动画长片 | 《千与千寻》 | 获奖 | ||
2003年 | 第29届土星奖 | 最佳动画电影 | 《千与千寻》 | 获奖 |
最佳编剧 | 宫崎骏 | 提名 | ||
最佳配乐 | 久石让 | 提名 | ||
2003年 | 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动画长片 | 宫崎骏 | 获奖 |
2004年 | 第5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最佳非英语片 | 《千与千寻》 | 提名 |
影片评价
* 除了思想上《千与千寻》可以跨越国界,带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动画中所显示的日本民族的特色也是一大看点,即东西方文化的大融合。故事发生的场所“油屋”——一个极富日本古典特色的浴场,但是在里面又有电梯,电车,还有很多现代垃圾的出现。这正是典型的日本的写照:一方面不断吸收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本国最传统的古典特色,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展示了一个独立民族的特色和个性美。在今天,人们除了关注跨文化传播和共同文明的发展,对于陌生和传统独到的民族文化更情有独钟,可以说是捕捉一种民族性的情愫。《千与千寻》可以风靡世界,与其独具匠心的日本文化背景的展示密不可分。(《今传媒》评)
*《千与千寻》是宫崎骏献给孩子们的一部伟大的作品,孩子终将长大,在面对那个冒着黑烟,被湿气、欲望笼罩的大浴场般的社会时,是否能鼓起勇气,不忘初心,收获美好。(《海峡都市报》评)
*《千与千寻》传达出作者对于社会生活和关系的这样一种认知:生命力的发掘来源于与社会的沟通,互助和关爱是打破孤独、寻回自我的钥匙。该片如果从主角冒险经历来看,可能是宫崎骏非常“平实”的一部作品。千寻的神幻历险是如此的平实,以至于每个成年人都能从她的泪水和欢笑中看见自己的童年回忆。(网易网评)
*《千与千寻》是部反映多主题的动画片,观众可从中窥探对贪婪自私的讽刺,也可从中看到独立成长的重要性,甚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网评)
本周六(12月14日)19:00
南湖逸夫图书馆一楼报告厅
请同学们有序提前进场扫码签到入座
对于年幼的孩子,《千与千寻》
可能只是一场奇异的冒险之旅
但我们却可以在这部影片中寻找到一个渐行渐远的自己
光影的世界就是我们现实世界的缩影
它有着自己的秩序,也有着太多的诱惑
我们很容易被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所支配
在这一秩序的规则下尽可能地去获取最大利益
但实际我们失去的却是真正感知幸福的能力
通过此片,希望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唤醒我们去拥有抵御欲望和直面挫折的能力
不论身处何地,不迷失,勿忘自己最初的样子
网上报名,请扫下图报名二维码进入报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