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7号上午,“阅读经典”2016年第七次读书会在首义校区图书馆四楼会议室举行。本周读书会由于韩老师有其他工作不能到场指导,由联络员宁新波同学代为主持。在惯常的十分钟英语对话练习进行完毕之后,正式进入读书交流环节。
本周讨论的第一本书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首先第九组的唐成同学对其进行了总的介绍并提出观点:《双城记》中人物都或多或少具有一种理想化的性格,而正是这种性格使得人物们不甘于现实,最终导向悲剧。这种不实用、生存力弱的性格气质可能不会带来物质的幸福,但社会需要这样一批理想主义者来坚守正义的情感,从而推动社会生机的焕发。李帅聪同学作为第二个发言者认为,这本小说采取的是一种特殊的圆圈式结构,在以侠义与复仇为线索穿插的整个故事中,体现了爱与宽容的精神,并在最后提出三个问题:法国大革命爆发是否是一场偶然;为何法国大革命会造成对革命者自身的吞噬;爱是否是一场占有。这三个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如彭港涵同学认为革命产生于绝望,程静怡与卢丽彬两位同学都认为立足于小说,卡顿先生的爱不是一种占有,韦灵峰同学也认为爱不是占有,并以自身的情感经历与心得体验对此观点进行了说明佐证。
接下来进入对本周第二本书《法学入门》的讨论。负责介绍的王梓亲同学从此书中归纳出以下内容:《法学入门》分为三编,分别是法学绪论、主要法律概述与法学原理,讲述了有关法的性格、法与国家、各大部门法、法与正义、自然法理论演进等多方面的内容。王梓亲同学认为我们最应该从本书中学到的是作者研究法学的方法,如比较研究方法和历史研究方法。以死刑是否应该废除为切入点,同学们又一次展开激烈的讨论,彭港涵、程仪灵、蓝禹柔、杜兰欣等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为我们认识死刑问题提供了更多样化更全面的视角。
读书会最后环节,由大四的石泽华同学对刑法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述,并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耐心解答,为本次读书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八次读书会将于5月21日上午八点在首义图书馆四楼会议室举行,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前来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