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2015年第九次读书会在南湖校区文治楼二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读书会由任云主持,韩老师点评,李琳师姐分享女权运动问题,法援5.1组记录。本次会议围绕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圣经》等书籍展开自由讨论。
首 先在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这本书的讨论中,李政霖认为其近于民法典,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建议看看《罗马法史》。曾陈把这本书进行了脉络梳理,概括了本书 的体系和框架。任云点评,古罗马的公法渗透在私法中,这本书作为教科书条理强,适合教学,法学的学习关键在于培养法学思维。陈启凡谈了发现的特殊问题展开 诉讼权利和主体制度的阐述。接下来刘澍潭就《论共和国、论法律》这本书向任云提出了一个问题:正义、自然、法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因为书中说正义来源于软 弱而不是自然,而法与法律的定义好像在书中并不一样。任云回答:法律体现自然,这源于神明,和人类社会无关。而正义面向人类社会,是弱者和强者的契约,弱 者保护自己的工具,所以正义与法律并不完全一致。接下来王辉回到《法学总论》的讨论,以权力之间的制约为出发点,各种权力限制个人权利,如奴隶主对奴隶, 家长对亲子,自权者之间,任云点评:权利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但是这种不平等也是对等的,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这是如何转变为现代民法的。李欣妍从本书的精 神、内涵层面做了一个补充:1、一个物有重要部分和非重要部分,价值大的是重要部分,确定了物的从属2、对于主观态度的重视,一个善意取得权3、要式程度的要求,对于要式程度有所降低4、 对于弱者权利的保护,立法者对于弱者和亲属的权利有一定的保护。对于胎儿继承权的保护延续至今。马增辉就取得实效和长期占有制度展开了谈论,并提出我国为 何只有消灭时效而无取得实效的问题,陈启凡、王秋贺解答这是由我国公有制体制决定的。韩老师重点谈论了正义三原则,韩静静归纳: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应 得的部分。韩老师建议把这些知识代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读书的时候多给自己提出一些问题。
接 下来李琳师姐谈论了女权问题,认为她们“要权利却不肯履行义务”是不对的,社会把人类型化、物化也是不对的,人有生理性别、社会性别、自我认识性别,而社 会认知决定了一个人的性别。接下来展开了对女权主义、女性主义,产假,裸婚的热烈讨论。接下来,韩老师讲解了《圣经》,箴言是早上读,诗篇是晚上读。箴言 是讲以色列王,使人处事,使愚昧的人灵明,使少年人有知识有谋略,使聪明的人有智谋,给年轻人的忠告: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诗篇是用来赞美造物主或者 说全能的神,神创造了人以后让人弃恶从善的,上帝的律法在新约与旧约之间就是在摩西十诫上体现的。
任云和韩老师最后讲解了《易经》,周易的根本思想是做事既要慎始慎终,乾坤两卦是周易之精髓。中国哲学讲究境界与层次。读书、体验、做事,阴阳之上是道,是易。
第十次读书会活动时间为10月31日周六上午8:30-12:00,地点为文治楼六楼会议室,阅读书目为《上帝之城》、《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圣经》、《易经》,欢迎有兴趣的同学前来参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