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首义校区“阅读经典”第十次活动纪要及第十一次读书活动预告

发布者:图书馆发布时间:2014-12-19浏览次数:0

20141213星期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图书馆举办了“阅读经典”第十次读书活动。本次活动由法援5.2小组主持,到场的有韩桂君老师、陈辽宇师兄、万擘寒师兄。在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讨论了本周阅读的书目《论语》先进篇、颜渊篇、子路篇、宪问篇、卫灵公篇,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以及《政治权利与公民权利公约》。

首先发言的是曾卓同学,她从《子路篇》切入,深入探讨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并由“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延伸出去论及上位者的做法。

\

随后发言的朱志伟同学却从非常感性的角度谈到经典给人带来的那一种内心的共鸣,并谈到了《论语》给自己带来的一种感情的触动,一种怀旧情绪;同时,也提出一个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并进而引发对于观念多元化的探讨。

同学发言结束后,韩老师从她的视角对于同学的发言做出了品评,并指出《论语》不适合用来在未熟悉原文的情况下讨论,并带领大家开始了对《论语·先进篇》的诵读,整间会议室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

在朗声诵读之后,韩老师以《论语·先进篇》为例,整篇进行了结构的逻辑分析,教导我们该怎么读《论语》,可谓获益匪浅。

在讨论会休息的间隙,韩老师对于上周的优秀读书报告以及发言者进行奖励,予以赠书,鼓励再接再厉,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

在国学经典中缅怀过先圣之后,我们将目光移向现代西方,尝试通过马克斯·韦伯的著作了解西方的资本主义精神与宗教。

李帅同学以“资本主义兴起的内在精神”为题,指出作者一直强调资本主义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唯利是图,真正的资本主义精神是深深扎根于传统宗教之中的“天职“观念,他提倡个人的勤奋、简朴,对于财富保持着一种理性的欲求。

王秋贺同学则从漫漫历史中截取一段,结合韦伯的著作进行分析。他在赞成李帅所说的关于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的同时,也指出,西方资本主义教派并不是如韦伯所言那么完美,它的扩张性也是不可否认的。此外更是结合实际,审视中国的一些现实的思想或信仰问题。

梅俊雄同学从个人阅读的经历与感悟出发,深入浅出地剖析“天职”观念在韦伯的笔下是怎样推动西方经济甚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并分享了自己阅读的经验。

在随后的自由发言中,南钰彤同学从中西方的比较中,提出我们也可以仿效西方,从传统的文化中汲取可以适用于现实的”天职“观念。

在激烈的自由发言之后,13级师兄万擘寒应要求详细阐述了西方宗教的基本教派与教义,阐明了西方的神是世界的因,是固有的而不是类似于中国是个人修行而成的;同时指出我们在审视韦伯的著作时要有做学术的严谨作派,说话都要讲证据。

韩老师在师兄的论述基础上,进一步说明新教与天主教的区别在于个人与上帝的关系,并提出一种博爱的希望,爱神爱所有人。

讨论过韦伯的著作之后,读书会进入了星野英一的《私法中的人》这部部门法入门名著。

首先,徐楚静同学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梳理,阐明了在这篇小论文中,法律人格、社会关系、法人等的概念,并提出了何为人格上的平等的问题;而黄欢纯同学的发言,着重从实际出发,探讨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平等,并质疑法律应当怎样协调保护弱者与保护守法者的关系;刘澍谭代替赖倩雯作出发言,从民商法角度谈这篇专著的意义。在发言结束后,围绕着前面提出的问题,同学们从多方面展开争论。对此,13级梅鑫师兄指出我们应该先读懂,再慢慢读意思。韩老师也作出点评,声明法律必须保护守法者,而是否保护弱者应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本次读书会还就复旦大学投毒案二审以及诸多案例出发,讨论媒体人的新闻自由与司法之间的关系,由陈石同学主持。在场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梅鑫师兄也参与了讨论,最后韩老师指出讨论问题过于泛化,对于媒体而言,所有的消息来自于司法机关,结果必会受到司法机关的影响。至于司法则是受上级权力干预,法官、检察官、律师应该保持三位一体。

第十一次读书活动的时间是1220号周六下午2:00-5:00,地点为首义校区图书馆4楼会议室,阅读书目是论语之季氏篇、阳货篇、微子篇、子张篇、尧曰篇,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斯宾塞《社会静力学》,《法国民法典》。欢迎有兴趣的读者参与交流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电话:027-88387105
邮编:43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