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中婧)2025年9月25日及10月10日,图书馆古籍馆2025年新生季开放日活动在南湖校区文涛楼举办。本次活动以“墨香千年,琅嬛寻珍”为主题,吸引了70余名2025级硕博士及本科新生走进古籍馆,开启与千年文明的“初次对话”。
活动现场,古籍馆樊星老师带领新生参观了线装书库及平装书库,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古籍的分类、版本、装帧形式,展示了《申报》《新青年》《大公报》等我馆特藏文献,并结合校史,讲述了古籍背后的历史故事。古籍书影展区域,我馆精选了明徐氏东雅堂刻本《昌黎先生集》、明闵氏刻朱墨套印本《唐诗选》、明万历二十五年北京国子监刻本《前汉书》等15部馆藏珍贵典籍的高清书影,清晰呈现古籍的版本演变与文化价值。从刻本的四色套印工艺技术,到书页上的朱笔批注、藏书印章,每一处细节都让新生惊叹不已。
樊老师展示了图书馆古籍特藏文献数字化建设成果,现场演示了“古籍特藏文献数字化平台”的使用方法。新生们通过电脑操作,轻松检索到所需古籍和特藏文献目录、繁简转换原文及相关研究资料,直观感受“数字赋能”让古籍“活”起来的魅力。
在活动互动体验环节,古籍馆精心准备了国风雅韵书签、有趣的典籍元素印章以及馆藏珍贵古籍《硃批谕旨》同款文创纪念品。最受新生欢迎的当属“中秋”“月饼”“花好月圆”“多喜乐常安宁”“长乐未央”“欢喜”“如意”等多款特色印章,新生们积极创作,有序盖章,在书签上亲笔书写自己喜欢的诗词,将传统文化元素“带回家”。不少新生还主动分享创作成果,或在社交平台记录这场特别的文化体验。工商学院的陈同学兴奋地说:“原来从课本里学到的古籍,现在真的能看到实物,这种感觉太奇妙了!”经济学院的史博士感慨“听说学校有一个珍藏着各类古籍的知识宝库,很幸运有机会能在开放日进入古籍馆,以后写论文、查古籍,有了数字化平台的助力,线上就能搞定,切实提升了研究工作的便捷性,很赞!”
此次古籍馆新生季开放日活动,不仅让2025级新生熟悉了图书馆古籍馆的资源与服务,更搭建起青年学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话的桥梁。未来古籍馆将持续策划并推出更多专属文化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多元化的活动载体,让我校师生读者直观感受古籍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千年文脉的传承与弘扬。
审核人:杨小玲
编辑: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