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灿明校长、邹秉国校长助理在校庆70周年“名家讲坛”第71期 一带一路货币展学术讲座上的致辞

发布者:图书馆发布时间:2018-06-04浏览次数:849

2018年5月29日下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0周年学术校庆“名家讲坛”系列学术报告第71期“一带一路货币展学术讲座”暨周卫荣兼职教授受聘仪式在图书馆一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金融学院、图书馆和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校长杨灿明、校长助理邹秉国到会致辞,以下是本次活动的领导致辞和演讲稿。


杨灿明校长在一带一路货币展学术讲座上的致辞


尊敬的周卫荣馆长、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周卫荣教授,来学校做题为“丝路贸易与中国白银货币”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我校金融学院、图书馆和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周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周卫荣教授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博物馆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兼职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暨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北京印刷学院特聘教授、博士后导师。周教授在钱币学与货币史、青铜器与冶铸史、黄铜与炼锌史等学术领域均有较高的造诣。自1988年以来,周教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要学术著作有《钱币学与冶铸史论丛》、《中国古代钱币合金成分研究》、《钱币学与冶铸史(二)》,《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等。周教授先后荣获全国银行科技发展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中国钱币学会 “金泉奖”。

我校金融学科是入选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是我校以法与应用经济学科群为重点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构成。我校依托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优势,紧扣国内外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在培养“应用型、创新性、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方面硕果累累。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于2004年6月正式开馆,拥有660平方米独具特色的展厅,收藏了自古代至现代中国的4000余件货币、票据、借贷契约实物原件和金融史料,她是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舞台,也是涵养莘莘学子、提升人文精神的殿堂。

今天,金融学院和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邀请周卫荣馆长进行“丝路贸易与中国白银货币”的学术报告,将会丰富同学们的专业知识、开阔学术视野,为教学科研助力,为“一流学科”建设添薪,向建校70周年校庆献礼。

最后,预祝今天的讲座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邹秉国校长助理在一带一路货币展学术讲座上的总结致辞


尊敬的周馆长、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刚才,周卫荣馆长以深厚的学养、丰富的内涵、生动的语言、翔实的史料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对外贸易对中国本位货币材质变迁关系的精彩讲座,让我们在不长的时间里跨越千年历史,领略钱币背后的政治、经济历史,获益不浅、收获良多,让我们以热烈掌声对周馆长的报告表示衷心感谢!

通过周教授的《丝路贸易与中国白银货币》讲座,让我们了解到我国古代因为文化、经济、资源与技术等原因,长达二千余年选择以铜为铸币材料。而开放的唐朝通过兴盛的丝路贸易和广泛的对外交往,在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文化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中国白银只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的传统,使白银这种世界“硬通货”在经济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自唐以降,历经宋、元,直至明朝后期,大规模的海上丝路贸易为我国积存了大量白银储备,通过万历年间“一条鞭法”的实施,白银在我国完成了货币化进程,正式确立了本位货币地位。可以说,白银在我国取得本位货币地位的过程,就是国家对外开放、扩大国际商贸外来的过程,而陆路、海上的丝路贸易在这一过程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

古丝绸之路不仅对我国影响深远,也促进了东西方商贸往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了世界的整体进步。时序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的背脊着眼全球的发展,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上提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倡议,赋予了丝路概念以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加宏大的意义。

我们今天相聚在这里,见证了周卫荣馆长成为我校兼职教授的受聘仪式。相信有周卫荣教授的加盟,一定会对我校金融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我校一流学科建设,对我校文博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和重大的作用。我们期待着周卫荣教授能以扎实而渊博的学识在中南大这块沃土上耕耘,并收获丰硕的成果。

再次感谢周教授的讲座。谢谢大家!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电话:027-88387105
邮编:43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