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境谈珍,追忆传奇——第五届“博物讲解风采大赛”顺利举办

发布者:图书馆发布时间:2018-05-25浏览次数:378

(学生通讯员 沈珂锐 白斯睿 薛安捷)5月24日晚,为纪念“5.18国际博物馆日”、献礼七十周年校庆,由校团委、校社联、校图书馆、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大型文化竞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泉境谈珍’——第五届博物讲解风采大赛”决赛在南湖校区文潭楼一楼招聘大厅顺利举办。

本次决赛共有8位选手同台竞技,武汉革命博物馆副馆长袁亚妮,我校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邓爱民,武汉革命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崔媛媛,武汉革命博物馆讲解员周全,校团委副书记梁娜,校图书馆馆长、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黄金初,校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刘琳琳莅临现场担任专业评审。校长杨灿明、校长助理邹秉国、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汪平、校图书馆副馆长白学娟、陈建华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观看了本次比赛。此次活动吸引了三百多名师生到场观看,共享中南大的文化盛宴。

今年的“博物馆之夜”在全场观众的掌声和杨校长的精彩致辞中拉开序幕。杨校长指出,校博物馆在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办学特色、服务人才培养、建设一流学科和扩大学校社会影响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是中南大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在肯定过去成绩的同时,新时代大学文博事业也更需要新作为、新成就。

杨灿明校长致辞


结合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本次决赛设计为三轮比拼。第一轮:国宝会说话。讲解员隐于幕后,通过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使观众身临其境,领略中华国宝的不朽魅力。第二轮:国宝会穿越。讲解员穿越古今、探访往圣先贤,以不同朝代的特色职业身份视角带领观众回顾华夏历史风情。第三轮:博物馆印象。晋级选手进行现场限时准备,为观众进行即兴介绍。

选手比赛中


在第一环节中,国商1602班的张文纳以《听琴图》的铮铮琴声拨响了观众的心弦;法1704班的金雨莹以“青铜神树”带领观众走进长江文明之源——三星堆;商英1701班的郭冰湲以“二十六面煤精印”使人重新认识传奇人物独孤信;国际经济法17级的研究生毕航以校博物馆藏品“一刀平五千”诉说王莽的新朝风云变幻;法制1702班的韩琴化身以其精巧构思闻名海内外的“牛虎铜案”;法1710的戴慧娴梦回窦太后的长信宫,讲述“长信宫灯”之美;刑法17级研究生杨璇用窑火点燃干柴,带来瓷器之美“柴烧”;民商1701班的樊汶青在刀尖与果核碰撞中为观众呈现“核雕”的独特匠心。

结合在场专业评审老师的评分以及五十名由各学院在校学生组成的大众评审投票,四名选手晋级第二轮。张文纳化身先秦铸铜工匠,与助演嘉宾共同上演了工匠父女对于青铜器的无限热爱;韩琴化身汉代丝路使者,为观众讲述了使者的日常生活与丝路精神的起源;樊汶青化身南宋书画家,与民国青年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兴国”之辩;毕航化身元朝杂剧艺人,通过穿插戏曲表演元素为观众呈现了元杂剧之独特韵味。

在最终的冠亚军争夺环节中,成功晋级的毕航与张文纳经过现场的十分钟材料准备,分别就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以周秦汉唐四朝文明定鼎天下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为现场观众进行了精彩介绍。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张文纳赢得本次大赛一等奖,毕航获得二等奖,樊汶青、韩琴获得三等奖,戴慧娴、郭冰湲、杨璇、金雨莹获得优秀奖。

已经多次担任我校讲解风采大赛评委的袁亚妮老师在比赛结束后表示,“博物讲解风采大赛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足可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极为重视培养学生的沟通力,沟通力就是影响力,今晚的‘小老师’们深深的影响了我,相信未来他(她)们能够成为更有影响力的人。”一名担任大众评审的同学对比赛与表演环节的用心程度十分感动,“小礼物的各种细节、选手们的海报制作以及今晚的整场赛事,都看得出是校博物馆的用心大作。”

决赛活动在校长助理邹秉国的致辞中落下帷幕,今年博物馆日主题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连接”作用,探索“新方法”,更好地吸引和服务已经融入网络时代的“新公众”。最后,邹秉国老师也向在场师生发出了邀请,希望大家前来参观今年十月由校博物馆举办的、献礼校庆70周年的专题展览“丝路泉踪——‘一带一路’货币展”。

邹秉国校长助理致辞


评委与选手合影


本次博物讲解风采大赛是一场肢体与仪态的竞技,一场反应与口才的比拼,更是一场知识与灵魂的较量。用语言为历史代言,替文物发声,“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便是讲解的意义。作为学校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庆祝中南大七十年华诞之际,校博物馆将以更贴近校园生活的姿态,充分利用“超级连接”的丰富手段,为“学术校庆、文化校庆、校友校庆”增光添彩。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电话:027-88387105
邮编:43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