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主题】明清小说的N种读法
【主讲嘉宾】鲁小俊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座时间】2018年4月19日(周四)19:00-21:00
【讲座地点】南湖校区逸夫图书馆一楼报告厅
【主办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
【主讲人简介】
鲁小俊,男,1976年生。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武汉大学中国史博士后研究人员、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学者,兼任湖北省《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著有《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三国演义>的现代误读》等六部著作,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湖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武汉市社会科学成果奖。
【内容简介】
明清的几部小说名著,各具特色。读这些名著,可以有N种读法。可探究作品本事,考索人物原型,“本事”与“索隐”,有何联系和区别?可分析作品结构,体会作者用心,“结构”与“解构”,各有怎样的意义?可纯作消遣,也可读出内涵,“游戏”与“寓意”,可有哪个更接近作品本意?可以“愤青”,也可以“佛系”,相同题材的作品,也会有怎样不同的“气质”?……读明清小说名著,可有多元的、开放的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