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子》离娄篇中孟子集中讨论了仁义的功利性价值,涉及个人修养、待人接物的处事态度以及学习与研究的方法等诸多问题。
离娄篇中:陆静萱从“反求诸己”、“天下国家”、“赤子之心”等三个角度论述了君子如何从日常生活中贯彻仁智信从而提高个人修养的;祁子沐从“法先王”与“个正其名”等角度论述了遵守先例、各安其职对于社会稳定的作用;黄欢纯从主体划分了仁政施行的君王、臣子、百姓的各自责任,说明仁政施行需要每个人实行仁义之道。
告子篇:李帅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分析得出,无论人性如何,人性向善是一切制度的归宿;肖思晗对人性善恶比较分析后不认同人性本善,认为人性属于无善无恶,但制度却可以基于性善与性恶相结合设计。
自由讨论过程中同学们就君子加强个人修养与人性问题展开了一定的讨论。
《论平等》是皮埃尔勒鲁主编的《新百科全书》的一个词条,但它也可以看做是一部专著。在这部著作中,他以基督教三位一体的学说,围绕平等的问题,从历史到现实做了系统的考察和论述,认为平等是社会的基础。
耿协琪对于本书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梳理,描述了平等是一个永恒但一定会实现的话题;杨长舰通过对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平等思想的归纳比较,得出平等思想应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进步的结论;韩静静认为平等应该作为一种信仰,而不应该只作为形式与结果去追求。
自由讨论中,大家就男女厕所比例失调展开了关于平等的讨论,陈启凡认为男女厕所涉及到一个形式与实质的平等问题,曾陈认为社会应该创造机会平等的环境,肖郁钧与刘佳玥就当下的不平等是否就因此否认追求平等的价值展开辩论,耿协琪与肖郁钧就勒鲁的思想是否应视为卢梭思想的延续展开辩论。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这本书是世界学术界第一部对美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民情进行社会学研究的著作,也是第一部论述民主制度的专著,19世纪最著名的社会学著作之一。
王辉以美国司法权作为切入点介绍了美国司法权产生的背景与权力体系的划分,得出了司法权确立旨在限制公权力的结论;罗富中从多数人暴政角度探讨了美国政治制度设计,通过建立缓冲地带与强化司法权来防止民主社会下多数人暴政的泛滥;刘澍潭通过对比美国乡镇组织与中国基层民主制度,得出了民主实现应该从地区民主习惯开始培养的结论;南钰彤从宗教角度阐释了宗教精神对于美国建国以及民主制度形成的重要作用。
自由讨论中,就个人理性问题展开了讨论,刘澍潭认为不存在人的绝对理性、肖郁钧认为当下社会的信息极度不对称使个人理性难以自由发挥作用、曾陈认为个人理性应结合公序良俗,陈石就书中宗教精神与民主精神结合、地理环境决定论等问题结合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相关论述提出了统治者立法应该顺应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区人民固有生产生活方式并通过立法加以改善以及社会改革应该坚持宗法互补以及中国特色的人法互补导向,重视利用各种因素推动法律与改革的稳定进行。
会后师兄对于博文杯与大创选题、指导老师选定、立项书书写的注意问题等方面对在场同学进行了一个细致而全面的指导。
第九次读书会活动时间为